摘要

<正>曹禺在《雷雨》中让许多人物都有着不道德的一面,"残忍"地将人物置于命运的熔炉中煅烧,人物的"恶之花"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丑陋。对于这个教学素材,课堂教学时通过插入微辩论,以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考,对疑难问题勇敢亮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一、教学思路很多优秀文学作品擅长的手段就是将人放在"恶"之土壤上,使其开出丰富多彩的"恶之花"。即使是正面人物,拥有正义、善良的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