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现代儿童的问题在"五四"被首次提交,儿童刊物就肩负起了历史的重任。由于儿童与图像的天然亲和性,儿童漫画刊物在历史的呼唤下应运而生。本土历史经验的缺席使得儿童概念的"养成"严重依赖于外来文化的输入,同时由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实践使得强国救亡的政治叙事被迫展开,想象与实践、文化性与政治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张力,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前的文化实践中尤为突出。在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优秀儿童漫画刊物中,民国儿童刊物对儿童身份构建的具体策略、不同刊物面对严苛历史问题所提交的解决路径各有不同却殊途同归。

  • 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