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干预组开展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阶段性行为改变状况,评价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对比2组患者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结果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处于行为改变阶段的分别为44.4%和63.9%,且干预组处于行动维持阶段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6MWT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6个月,2组的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28,P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6MWT距离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总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其他领域均比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降低再次入院率,减轻心衰对世界卫生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真正实现院外有效长期自我管理的目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