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一些当代美德伦理学的支持者眼中,康德伦理学侧重于对道德义务的追求,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狂热主义",即将道德理想作为人生的目的与行为的指导,并试图以此获得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与这种一般性印象相反,康德实际上极其反对"道德狂热主义"。在他看来,道德主体不应该通过履行义务而追求某种愉悦感。但这也将带来另一个问题:康德是否又在提倡一种道德苦行主义?情况也并非如此,因为康德又明确地强调了德行应该伴随着内心的自愿与快乐。康德的道德心理学确实比较复杂,准确地说,它提出的基本道德情感,即"敬重",既不关乎愉悦,也不关乎痛苦。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又同时与这两种体验有所关联。最重要的是,康德最终所提倡的合理的情感状态应该是"道德平静"。
-
单位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