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氧化铝致铝尘肺的胸部CT影像特点, 提高对氧化铝尘肺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于2020年8月,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7月在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的18例氧化铝尘肺和30例矽肺患者(对照组)的胸部CT表现, 比较两种尘肺纤维化的特点, 尘肺结节的大小、密度和分布, 以及牵拉支气管扩张、胸膜及小叶间隔增厚的发生率。结果氧化铝尘肺表现为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66.67%, 12/18), 伴蜂窝肺(22.22%, 4/18)、磨玻璃影(61.11%, 11/18), 以及单纯结节(11.11%, 2/18), 无融合团块;对照组表现为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16.67%, 5/30), 伴蜂窝肺(6.67%, 2/30)、磨玻璃密度影(6.67%, 2/30)和融合团块(23.33%, 7/30), 以及单纯结节(53.33%, 16/30);两组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密度影、融合团块和单纯结节CT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氧化铝尘肺均见肺间质串珠状结节, 其中50.00%(9/18)以串珠状结节为主, 低密度结节占61.33%(46/75), 38.89%(7/18)可见小叶中央结节, 结节宽径为(1.29±0.38)mm;对照组30例矽肺均见小叶中央结节, 10.00%(3/30)以串珠状结节为主, 低密度结节占36.29%(90/248), 结节宽径为(1.85±0.58)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铝尘肺常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小叶间隔增厚(11、18、17例, 61.11%、100.00%、94.44%), 与对照组(9、18、18例, 30.00%、60.00%、6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铝尘肺纵隔非钙化淋巴结最大CT值[(103.43±26.33)HU]高于对照组[(75.22±16.70)HU],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铝尘肺胸部CT表现为略低密度的串珠结节、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为主的肺间质纤维化改变, 多合并牵拉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和纵隔淋巴结密度增高。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