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突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突聋伴眩晕患者169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BPPV分为突聋伴BPPV组(63例)和突聋伴眩晕组(106例),比较2组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效果。结果伴BPPV组63例(37.3%),男29例,女34例,平均年龄45.7岁;不伴BPPV组106例(62.7%),男58例,女48例,平均年龄49.8岁,2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PV于突聋发病2周内发生,平均间隔6.7 d,均与突聋同侧发病,累及水平半规管27例(42.8%),后半规管19例(30.2%),前半规管11例(17.5%)和多半规管6例(9.5%)。伴BP-PV组冷热试验半规管轻瘫异常率明显高于伴眩晕组(74.6%vs. 51.9%,P <0.01),听力曲线类型全聋型比例显著高于伴眩晕组(90.5%vs. 54.7%,P <0.01),治疗后听力改善总有效率低于伴眩晕组(47.6%vs. 64.2%,P <0.05)。BPPV经复位治疗均获治愈,其中经1~2次治疗即获治愈者占77.8%。愈后3个月随访BPPV复发率为27%,但仍可获得有效复位治疗。结论突聋伴BPPV临床常见,多见于全聋型突聋患者,听力改善效果降低;BPPV多累及水平半规管,多可获得较好的复位治疗效果,治愈后复发率偏高,但复发者仍可得到有效的复位治疗。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