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癌在中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常常通过影像学发现并确诊,其隐匿性较强,若早期无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常常不能引起重视,导致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疗的良机。因此,探索肺癌早期的相关病因,对预防和治疗肺癌具有重要意义。李仝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伏寒”是肺癌的重要发病因素,先、后天之寒邪伏于人体肺脏,在肺阳不足之时于人体中潜藏下来,等待时机而发病,其积聚性、隐匿性、多变性、伤阳性的特点与该病关系密切。李仝教授在治疗上提出“未病先防、调理体质”“既病防变、祛邪攻毒”“久病补虚、扶正固本”3个原则,及时针对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干预。对未病者调理体质以减少肺癌的潜在发病因素,对早期既病者及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中后期扶正固本,固护胃气,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