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60后女作家、“新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周晓枫获得多种奖项,并因其鲜明的风格特色广受赞誉。不过,与她所取得的成就相比,学术界对她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研究起步较晚,相对缺乏宏观性和历史深度。目前,周晓枫研究走过了起步、开拓、探索、延展四个阶段,比较注重从先锋性、真实性、文本性、创新性等角度进行研究,但也存在不均衡、不深入、不系统的局限。周晓枫研究的滞后性主要与观念的错位有关。今后,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特别是从理论、观念、方法上进行突破创新,从复式结构与多栖性作家的角度将周晓枫研究引向全面、深入、细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