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潍坊市中学生的肥胖流行情况,探讨不同肥胖程度中学生运动后心血管反应的特点。方法在2017年7月—2019年8月期间抽取潍坊市中学生3 210名,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选取435名肥胖者组成肥胖组,420名超重者组成超重组,400名正常儿童作为正常组,采用方差分析对比三组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的心血管反应。结果潍坊市中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4.33%(460名),超重检出率为25.13%(810名),其中肥胖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混合型47.83%(220名)、外周型31.09%(143名)、腹型21.09%(97名)。女生肥胖及腹型肥胖的比例高于男生(χ2=10.047,P=0.002;χ2=4.137,P=0.042);15~17岁学生的肥胖及腹型肥胖的比例高于12~14岁学生(χ2=13.048、15.771,P均<0.001)。轻度运动后,肥胖组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高于正常组(t=2.654,P=0.008;t=2.608,P=0.009);中等强度运动后,肥胖组的SBP、MAP、心率(heart rate,HR)、心功能指数(rate-pressure product,RPP)高于正常组(t=2.494,P=0.013;t=3.489,P<0.001;t=4.211,P<0.001;t=4.627,P<0.001),超重组的HR、RPP高于正常组(t=3.181,P=0.002;t=3.880,P<0.001);高强度运动后,肥胖组的HR、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MAP、RPP均高于正常组(t=4.261,P<0.001;t=4.652,P<0.001;t=3.385,P<0.001;t=5.146,P<0.001;t=6.025,P<0.001),超重组的HR、SBP、DBP、MAP、RPP均高于正常组(t=3.135,P=0.002;t=3.891,P<0.001;t=2.806,P=0.005;t=4.450,P<0.001;t=5.028,P<0.001)。结论潍坊市中学生的肥胖超重检出率较高,肥胖及超重者运动后都表现出敏感的心血管反应,学校和家长应及早干预,降低肥胖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单位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