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联合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对于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血培养的结果, 将血培养阳性患儿归为败血症A组(53例), 血培养阴性患儿归为败血症B组(47例), 另选取同期出生的50例正常新生儿归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对象CRP、PT和APTT值;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ROC), 计算各检测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 AUC)以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法建立新的变量CPR+PT+APTT, 继续绘制ROC曲线, 计算新变量的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对照组、败血症A组、败血症B组的CPR、PT和APTT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依次升高(F=10.616、6.155、5.243, P=0.000、0.000、0.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项指标中, CPR+PT+APTT的AUC最高(0.94), 灵敏度最高(93.42%), 特异度最高(91.66%), 阳性预测值最高(92.60%), 阴性预测值最大(78.55%)。结论在血培养未能及时诊断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情况下, 联合检测CPR+PT+APTT, 可以为其早期诊断提供某些线索, 值得临床关注。
-
单位丽水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