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作者:张玉顺; 路振广; 张明智; 丁鹏飞; 王鸿铭; 杨浩晨; 邱新强*
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2020, 39(12): 32-40.
DOI:10.13522/j.cnki.ggps.2020311

摘要

【目的】研究冬小麦叶片气孔行为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周麦22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坑控制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水分胁迫水平下冬小麦主要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以及籽粒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任一生育时期受旱均限制了冬小麦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增加,重旱处理的总耗水量均最低;2季冬小麦的平均减产率和耗水量降幅分别约为9.89%和2.89%(轻旱)、14.72%和7.46%(中旱)、23.62%和21.85%(重旱);苗期干旱对冬小麦叶片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有限,拔节以后所受影响较大,重旱处理Pn、Tr和Gs的降幅均最大;拔节期轻度水分胁迫-复水后出现补偿效应,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长期持续受旱则会明显抑制冬小麦叶片的气体交换进程;冬小麦叶片的气孔限制值集中在0.3以下,其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基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净光合速率(Pn)、Tr、Gs间的曲线关系,确定了周麦22开始遭受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计算值分别为2.62、3.36和4.11μmol/mmol。【结论】苗期适当增加水分胁迫的程度有助于"蹲苗",拔节以后重度水分胁迫和长期持续受旱明显抑制冬小麦叶片的气体交换过程,在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此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