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先天性乳糜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乳糜胸患儿临床资料, 并按照胎龄分成早产儿组(<37周)和足月儿组(≥37周), 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共纳入34例先天性乳糜胸患儿, 其中早产儿组11例, 足月儿组23例。两组性别、分娩方式、产前诊断胸腔积液比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异常、出生时窒息、呼吸困难、胎儿水肿、积液产生部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胸水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均低于足月儿组[3 245(1 007, 7 403)×106/L比10 214(6 233, 16 458)×106/L, (28.1±7.6) g/L比(33.3±6.3) 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水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机械通气比例高于足月儿组[100%(11/11)比65.2%(15/23)], 机械通气时间长于足月儿组[(16(10, 25) d)比(1(0, 11)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治疗方式(穿刺/引流、禁食、加用奥曲肽及红霉素胸腔注入)、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愈/好转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胸水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低于足月儿, 早产儿和足月儿胸水淋巴细胞比例均较高。尽管早产儿生后多需呼吸机支持, 但预后良好, 同足月儿无显著差异, 多数经保守治疗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