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样疼痛行为的模型评价及偏痛汤1号对本模型药效学影响。方法:采用硝酸甘油颈部皮下注射方法造模。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药组[0.25 mg/(kg·d)]、TRPV1抑制剂组[TRPV1抑制剂,3 mg/(kg·d)]、偏痛汤1号组[13.5 g/(kg·d)]、偏痛汤1号+TRPV1抑制剂组,另设假手术组、空白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各组分别用药干预1周,同时检测行为学及痛阈值变化。末次给药1 h后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组胺、5-羟色胺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挠头及往返运动等行为评分均显著上升,而爬笼行为仅于第2次造模后评分显著增加,痛阈值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偏痛汤1号组灌胃后挠头评分及血浆组胺含量均明显下降,痛阈值及5-羟色胺含量均显著上调,往返运动仅于第1天见偏痛汤1号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与TRPV1抑制剂组比较,偏痛汤1号组第6天痛敏反应不甚显著(P<0.05)。结论:实验成功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尤以雌性模型变化显著。而偏痛汤1号对模型大鼠表现的偏头痛样行为、痛敏反应及血浆血管活性胺变化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