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性评价3种边缘整塑材料制作的全口义齿的边缘适合性。方法选取30例牙槽嵴为AtwoodⅢ类的无牙颌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印模膏(对照组)、硅橡胶重体(观察A组)、边缘整塑蜡(观察B组)整塑制取模型。修复后1月内统计3组患者因边缘不合适复诊的调磨次数、调磨区数及各区调磨次数;佩戴3月后,结合就诊记录,采用电话回访方式,对患者正常说话、咀嚼食物、大张口、咳嗽、卷舌等5种功能状态下义齿稳定性进行自我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1月内,人均调磨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2.30±1.42)、观察B组(1.30±0.82)和观察A组(1.20±0.92),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人均调磨区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1.60±0.97)、观察B组(1.10±0.74)和观察A组(1.00±0.67),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3组调磨区域主要集中在下颌的下磨牙区(占50.0%)、下前磨牙区(占25.0%)。佩戴义齿3月,3组正常说话、咀嚼食物、大张口、咳嗽、卷舌的状况下义齿固位性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是总体固位性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观察A组和B组自评分高于对照组(P值为0.039和0.045),观察A组、B组固位性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硅橡胶重体和边缘整塑蜡二次取模制作的全口义齿边缘适合性要高于传统印模膏,值得进行有条件的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