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接收的126例AMI患者作为评估组,选择同时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非AMI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的血管病变支数将AMI患者分为单支组(38例)、双支组(56例)及多支组(32例),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AMI患者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55例)及重度组(36例)。比较各组血清hFABP、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分析其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应用价值。结果评估组血清hFABP、hs-CRP、cTnI、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照组和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及不同血管狭窄程度组患者血清hFABP、hs-CR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病变血管支数和窄程度的增加上述指标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AMI患者血清hFABP、hs-CRP、cTnI、CK-MB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上升趋势,可作为判断评价A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