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外泌体近年来成为肿瘤研究中关注的热点,外泌体中的miRNA已经证实在多种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croRNA-27a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且前期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标本,收集同期2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标本,分离血清外泌体,同时进行RNA提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7a水平的相对定量含量,比较胃癌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并比较胃癌组术前、术后外泌体miR-27a表达的差异。对40例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7a水平以及临床病理表现(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分级)进行分析,在参照随访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外泌体miR-27a表达与预后间的联系。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外泌体miR-27a水平为0.153±0.092,健康体检者为0.823±0.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患者术后血清外泌体miR-27a水平为0.505±0.143,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肿瘤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7a表达量与肿瘤分级成负相关,Ⅰ/Ⅱ期患者术前相对表达量为0.179±0.102,Ⅲ/Ⅳ期为0.102±0.076(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27表达量明显降低,其表达量与肿瘤分级负相关,对于早期筛查胃癌和胃癌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