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取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110例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腺肌瘤的最大径线分为A(≤5 cm,n=57)、B(56 cm,包括6 cm,n=28)、C(67 cm,n=25)三组,对手术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记录下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对手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手术后持续跟踪观察6个月,并记录术后疗效与恢复情况,6个月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射频针不变的情况下,临床恢复效果与肌瘤的大小成负相关,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于瘤体最大径线≤5 cm的患者,射频消融技术的治愈率显著(有效率为98.2%)。手术操作的过程也与腺肌瘤的大小密切相关,随着瘤体体积的增大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也随之增加,A、B、C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瘤体增大,手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也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对于治疗子宫腺肌瘤是可行的,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单位
    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