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健康传播方式对中国不同人群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影响,探寻不同人群的有效干预模式。方法于2015年5—7月,随机抽取中国东中西部浙江、湖北和甘肃3省的城市社区居民等六类人群,每类人群分5组,每组50人,分别采取1种健康传播方式进行现场干预,干预前后使用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IDSHL)对干预对象进行测评,通过得分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本研究共干预4 292人。群体传播、新媒体传播、阅读宣传折页手册和观看科普视频4种方式对工地工人的干预效果最好,其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比干预前分别提高了107.88%、38.03%、46.43%和104.22%。人际传播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干预效果最好,素养得分提高44.01%。针对城市社区居民,群体、新媒体和人际传播优于视频;针对城市中学学生,群体、新媒体和宣传折页优于视频;针对宾馆服务员,群体优于其他传播方式;针对工地工人,群体和视频优于其他传播方式;针对农村社区居民,人际优于其他传播方式;针对农村中学学生,人际与新媒体优于其他传播方式。结论开展健康传播可显著提高不同人群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新媒体传播适合大部分人群,城市人群更适合健康知识讲座,农村人群更适合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等面对面的人际健康传播方式。
-
单位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