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48年7月下旬,在取得晋中战役胜利后,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辖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第十五纵队)、华北军区炮兵第一旅、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二旅等部共计11.5万余人,兵临太原,准备于10月中旬发起进攻。退缩于太原及其外围地区的国民党晋绥军共计10万余人,他们以城区为中心,在城外东西南北建立了4个守备区(后来东又分为东北、东南,成为5个守备区),形成了北起黄寨、周家山,南至武宿、小店,东起罕山,西至石千峰的所谓百里防线,防区内各式堡垒与壕沟、暗道互为依托,构成了多层次、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仅各种钢骨水泥大碉堡就有5000多座,其密度之大、工事之坚固,在全国敌占城市中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