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总结术中使用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术中均注射吲哚菁绿,通过荧光采集系统收集图像,且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3例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6例,年龄(37.9±14.7)岁,体重(57.4±11.3)kg。除1例患者为汉族,其余均为藏族。泡型包虫病灶不显影,正常肝组织发出绿色荧光。检测到灶旁区域荧光强度介于正常肝组织与病灶之间,怀疑为边缘带(还需病理证实)。1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环形荧光增强影。3例(23.1%,3/13)患者存在肝表面微小病灶,其中2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1例CT表现为条索状钙化影。病灶切除后剩余肝脏均未发现残留病灶(除外微波消融的病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患者完成随访,并未发现病灶复发。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外科手术中,在发现微小病灶、检测病灶残留等方面有优势,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