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灰色-模糊系统数学模型在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组方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为临床用药及同类型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建库至2017年8月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中医治疗IPF相关文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灰色聚类分析及模糊聚类分析等灰色-模糊系统数学模型,挖掘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结果纳入处方191首,涉及药物227味,使用频次>5%的药物有48味,包括黄芪、丹参、当归等;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灰色聚类分析均表明,补虚药(黄芪、冬虫夏草、北沙参、党参、白芍等)、化痰止咳平喘药(浙贝母、川贝母、桑白皮、紫菀等)及活血化瘀药(川芎、三七、红花、水蛭等)对中医治疗IPF的方剂评价系统的影响较大;模糊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0组,新处方4首。结论中医治疗IPF用药以补虚、化痰止咳平喘及活血化瘀为主;采用基于灰色-模糊系统的数学模型可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其用药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