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情感作为歌唱的内在驱动力,壮族民歌在当代依然活跃。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抒情空间,主要有以敢壮山布洛陀祭典为代表的祭祀空间,以武鸣三月三歌圩为代表的节庆空间,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娱乐表演空间,和以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旅游文化空间。在神圣与世俗的融合中,在现代化语境之下,民歌的抒情功能也随之发生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