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大豆生育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杨豪; 向仕华; 刘丽; 宁可君; 杨雪; 舒英杰; 何庆元
来源:作物学报, 2023, 49(10): 2727-2742.
DOI:10.3724/SP.J.1006.2023.24210

摘要

生育期是大豆品种适应生态环境进化的结果,对产量和农艺性状都有重要影响。解析南方,特别是挖掘川渝地区大豆生育期相关遗传位点并筛选出候选基因,能为该地区大豆育种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川渝地区227份大豆品种或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135个SSR标记和107,081个有效SNPs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分别考察及统计了2016年安徽凤阳和四川自贡、2018年安徽凤阳3个环境的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全生育期以及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期比值。川渝大豆4个性状的表型分布整体呈正态分布,遗传变异受品种、环境和环境互作的显著影响。通过全基因关联分析,使用SSR标记共检测到51个与生育期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使用SNP标记检测到70个与生育期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其中在2个以上的环境下同时被检测的区域有:位于13号染色体BLK_29175719-29275719和BLK_30878620_30978620, 14号染色体BLK_48763386_48863386以及16号染色体BLK_10093551_10293551区块,在这4个区域内预测到11个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的可能候选基因,同源基因预测表明6个与生育调控相关,进一步的单倍型分析表明有3个基因单倍型在生育期性状表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Glyma.13g177600、Glyma.13g178500和Glyma.13g195200。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