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高风险垂体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24例高风险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综合分析病理特点与临床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24例高风险垂体腺瘤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5.4岁,临床表现为鞍区占位或激素分泌异常的症状。肿瘤最大径0.7~4.8 cm,影像学提示侵袭性腺瘤12例。根据固有激素、转录因子和低分子量角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进行诊断,其中稀疏颗粒型生长激素细胞腺瘤4例,沉默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12例,男性泌乳激素细胞大腺瘤6例,多激素PIT-1阳性腺瘤2例。基因检测1例存在GNAS基因突变。14例获得随访资料,2例复发(其中1例因肿瘤复发死亡)。结论:高风险垂体腺瘤的诊断应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血清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并且需要提示临床复发和进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