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师“修为”具有双重词性,作为名词,指教师经由练习、修炼等实践过程后所达到的修养、素质、能力、道德等境界;作为动词,指教师为达成或实现某一技艺水平或境界所进行的持续的、规律的、不断深入的实践过程。教师“修为”,既指文化自觉、德性自觉、专业自觉的教师学习方式,亦为教师修心正志、修德正身、修业正行的养成过程。教师“修心”以“正志”,通过“蓄心”以“觉志”、“养心”以“诚志”、“炼心”以“正志”的“修心”过程,“正”中国文化中“育人之德性完满”的教育本体性追求为“志”。教师“修德”以“正身”,“修”为师者敬义恪责、弘道润性、怀德臻善之本德,以“德”率“身”,“德”厚“身”正,行“正德”之教;教师“修业”以“正行”,是博观精察、凝疑究源、知行相资、昭本育慧的实践共生过程,行“正”方精其所业。教师“修为”旨在汲取中国文化滋养,养成涵具中国生命学养的博练之师、厚德之师、鸿懿之师,探寻中国式教师发展之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体系。
-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