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扰方式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水分与植被群落的影响

作者:王占军; 蒋齐; 吴旭东; 俞鸿千; 季波; 何建龙; 任小玢
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24): 103-107.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20.04.0464

摘要

为了探明补播改良、封育、放牧三种不同干扰方式对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和植被群落的影响,试验在宁夏选择具有典型荒漠代表类型的区域,采用长期野外定位监测的方法,通过季节性连续动态测定补播改良、封育、放牧三种不同干扰方式下荒漠草原土壤水分、植被群落的盖度及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干扰方式下荒漠草原0~4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表现出相同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即4—8月份土壤水分消耗大于补给,呈现下降趋势;9—10月份土壤水分的补给大于消耗,呈现上升趋势;整体上土壤贮水量表现为补播改良草地>封育草地>放牧草地。三种不同干扰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补播改良草地土壤水分蓄积主要在20~60 cm土层,封育草地土壤水分蓄积主要在40~80 cm土层,放牧草地土壤水分蓄积主要在60~100 cm土层。植被群落盖度整体上表现为封育草地>补播改良草地>放牧草地;植被群落生物量平均值表现为补播改良草地>封育草地>放牧草地,且补播改良草地在5—7月份具有显著优势(P<0.05)。说明补播改良和封育能明显改善植被群落结构及提高生产力,影响土壤水分的分布和利用。

  • 单位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