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上海天文馆中,一个科学实验装置的周围总是围着很多参观的小朋友,当圆形的大摆球来回摆动时,他们齐声数着“1,2,3……”,就像是在看一场盛大的表演。这个科学实验装置就是傅科摆,最初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傅科设计的,用于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简单来说,傅科摆是由一根钢丝和悬挂在钢丝末端的金属球以及支架构成的。1851年,傅科用一根长约67米的钢索悬挂着一个巨大的金属球,并在金属球下方放置了一个标有方位的刻度盘,然后让这个金属球摆动起来。如果地球不自转,金属球的摆动路线不会发生左右偏移;如果地球在不停地自转,那么金属球的摆动路线就会发生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