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肌梗死大鼠炎症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振全; 刘颖; 彭珍; 邓同兴; 高凤兰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34(12): 1436-1439.
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18.12.012

摘要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炎症因子及相关凋亡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GCSF小剂量递增组(GCSF-L-I)与GCSF大剂量组(GCSF-H)。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后,GCSF-L-I组大鼠给予GCSF初始剂量5μg·kg-1,随后每天增加剂量5μg·kg-1,连续给药1周,总剂量达140μg·kg-1;GCSF-H组大鼠给予GCSF 20μg·kg-1·d-1,连续给药1周,总剂量亦达140μ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0.9%Na Cl。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液细胞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建模术后第2周通过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相关细胞凋亡因子B细胞淋巴瘤-2(Bcl-2)及B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建模2周,假手术组、模型组、GCSF-L-I组和GCSF-H组的白细胞数量分别为(6.15±0.28),(6.35±0.68),(8.20±1.51),(7.46±2.43)×109/L,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F-L-I组和GCSF-H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GCSF-L-I组和GCSF-H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1.25±0.23),(4.16±0.71),(2.00±0.69),(2.12±0.72)mg·L-1,模型组、CSF-L-I组和GCSF-H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CSF-L-I组和GCSF-H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GCSF-L-I组和GCSF-H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70.16±2.95)%,(43.36±3.10)%,(65.45±2.23)%,(56.27±2.36)%,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F-L-I组和GCSF-H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CSF-L-I组明显高于GCS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抑制凋亡,明显改善了大鼠心梗后心功能,且GCSF小剂量递增干预效果更明显。

  • 单位
    解剖学教研室; 中心实验室; 徐州市中心医院;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