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太子河为研究区域,分别在湿季(9月)和干季(4月)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采用集合群落结构要素(EMS)来甄别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对集合群落的相对作用,并分别探讨了不同季节(湿季和干季)大型底栖动物集合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干季和湿季的集合群落结构分别为Clementsian结构和准Clementsian结构,说明了环境因子对集合群落结构的重要性;海拔、电导率、水深、pH值、MEM1、MEM2、MEM4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集合群落的显著环境变量和空间变量,因此这些环境因子应该作为太子河生物保护和生态修复优先考虑的因素,具有较大特征值的空间分量被选择(MEM1, MEM2),说明了大尺度空间模式比精细尺度更为重要,因此在该区域的生物保护中流域层面应该优先考虑;最后,因为环境因子的季节差异显著,因此生物多样性监测应该在不同季节进行。研究结果可为太子河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