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现有的城市文学研究往往专注于1930、40年代和1990年代两个时段,多采用"城市形象"和"城市意象"的方法,从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城市观念"入手,来争论当代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1950至1970年代这段社会主义时期"文学中的城市"则研究相对欠缺。因此有必要试论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类型学",从而获得一种解读"社会主义文学"的"城市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