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农村地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季节污染特征、气象条件影响及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王浥铭; 齐安安; 王鹏程; 庹雄; 张瑞英; 别淑君; 黄琦; 赵彤; 张雄飞; 徐鹏; 张天琪; 王文兴; 杨凌霄*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2(10): 91-99.
DOI:10.13671/j.hjkxxb.2022.0086

摘要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多环芳烃排放量最高的地区之一,了解我国东部沿海农村地区大气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是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本研究中,对青岛农村地区进行了春、夏、秋、冬季的大气PM2.5样品采集,并对其18种PAHs的季节变化、分子组成和与气象要素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总致癌当量毒性(∑TEQ)模型对PAHs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PM2.5浓度季节变化趋势与PAHs浓度季节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PM2.5年均浓度为(33.91±28.96)μg·m-3,PAHs年均浓度为(11.66±20.00)ng·m-3.PAHs(除BkF外)与相应期间内的PM2.5、PM10、SO2、NO2、CO和气压呈正相关性(p<0.01),但是与O3、气温呈负相关性(p<0.01).通过诊断比率计算,表明煤燃烧和机动车排放是农村地区PAHs的重要来源.冬季大气PM2.5中PAHs的总致癌当量毒性(∑TEQ)超过WHO限值(TEQ 1ng·m-3),对人类具有明显危害,应对沿海农村地区冬季PAHs的污染给予重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