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病人椎体强化术治疗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苏北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OVCF病人200例(263椎),收集病人的年龄、性别、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脊柱侧凸畸形、骨折病史、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骨密度等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观察每种因素与椎体再骨折发生的相关性,筛查出可疑的相关因素,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高危因素。结果所有病人均获2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共35例(45椎)发生再骨折,再骨折率为17.5%。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对椎体成形术后邻近节段再发骨折有影响的变量有: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脊柱侧凸畸形、骨折病史、骨水泥渗漏、骨密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95%CI:1.041.13)、椎体高度恢复(OR:1.06,95%CI:1.011.11)、Cobb角(OR:4.03,95%CI:1.2113.40)、脊柱侧凸畸形(OR:2.56,95%CI:1.125.85)和发生骨水泥渗漏(OR:6.25,95%CI:0.040.73)是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而骨密度(OR:0.37,95%CI:0.220.65)是发生再骨折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越大、椎体高度恢复越高、Cobb角越大、骨密度越低、有脊柱侧凸畸形和骨水泥渗漏的病人更容易发生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
-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苏北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