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吕氏春秋》卷十四中的《必己》讲述了一个"竭池求珠"的寓言,原文为: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这则寓言,原本是说祸福相倚(原文称:"此言祸福之相及也")。后来,有人将其与《吕氏春秋》卷十四中的《义赏》所说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相联系,说"竭池求珠"是一种短视行为,并导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