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京津冀地区是地缘相接、历史相融、文脉贯通的区域。运用信息熵等分析方法,基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20522处文化遗产,讨论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空间的时空分布格局与熵变趋势。研究发现:1)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空间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脉东南麓的浅山区和沿海地区,呈西南-东北方向的“灵芝形”分布;2)在时间维度上,历史文化空间核心区由周边地区向京津聚集,由山地向平原转移,由内陆向海洋靠拢,具有单极化的集聚趋势;3)在类型特征上,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古建筑与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集聚程度最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和冀北地区;4)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成是非线性的累积过程,呈现熵增逐渐降低的趋势,隋唐五代前呈“累时层积”的特性,辽宋元代后的“跃时变迁”特性更明显,对进一步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域性空间体系、京津冀地区文化一体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