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锅炉类型及钙法脱硫工艺的燃煤电厂PM2.5排放特征影响研究

作者:杨建军; 杜利劳; 马启翔; 林启才; 刘赵梅
来源: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04): 1358-1366.
DOI:10.13637/j.issn.1009-6094.2019.04.035

摘要

采用自设固定源PM2.5稀释采集系统,对陕西省关中地区3个不同类型锅炉及钙法脱硫工艺的燃煤电厂PM2.5开展了现场实测与样品化学源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工艺对PM2.5中爱根核模态的质量浓度影响不很显著,而对积聚模态的质量浓度影响较为显著(WFGD大于DSCD);燃煤特性及锅炉类型对PM2.5数浓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小粒径范围(0. 08μm <Dp<0. 64μm(D50%))内影响更为明显。锅炉类型对PM2.5中不同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浓度占比存在影响,相对循环流化床,煤粉炉在小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浓度占比更大;脱硫工艺对PM2.5中不同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浓度占比存在影响,相对DSCD,WFGD在小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浓度占比更大;煤粉炉PM2.5主要呈球形,循环流化床锅炉PM2.5主要呈不规则形。SO42-是各电厂PM2.5中最丰富的离子,SO42-占总离子质量浓度比重为50. 02%~65. 52%,Na+和Ca2+位于第2或第3位;各电厂主要检出无机元素是Si、Al、Ca、Na、Fe、Na等地壳元素。各电厂PM2.5、PM10、颗粒物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 001~0. 028 kg/t、0. 002~0. 086 kg/t、0. 003~0. 236 kg/t;除尘设施组合越复杂,排放因子可能越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