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试验研究了酶解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及添加单宁酸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0 g/kg的基础饲料,用酶解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33.3%、66.6%和100%的鱼粉,并在100%替代组的基础上添加0.5%和1%的单宁酸,配制成6组等蛋白饲料(D1、D2、D3、D4、D5和D6),饲养初始平均体重为172.6±1.6g的斑点叉尾鮰67天。结果表明:D4、D5和D6组的末体重和增重率较D1组显著下降,D4和D6组的饵料系数较D1组显著增加(P<0.05)。各组斑点叉尾鮰存活率、肥满度、脏体比、脏体比和肌肉常规成分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斑点叉尾鮰后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优势菌群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对比不同处理组发现,D4组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D5组,D4组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1、D2和D5组(P<0.05)。各组斑点叉尾鮰肠道的组织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为100g/kg的基础饲料中,酶解棉籽蛋白可以有效替代66.6%的鱼粉而不会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0.5%单宁酸能有效改善无鱼粉组斑点叉尾鮰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但对生长性能没有提升效果。
-
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畜牧水产研究中心;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 成都美溢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