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参数化方案的不确定使得数值模拟难以准确描述大气边界层过程,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采用WRF模式的YSU、ACM2、QNSE和Boulac 4种边界层方案对藏东南冬季大气边界层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利用2022年1月3~9日无线电探空观测资料,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包括位温、比湿、风向和风速,以及近地层、地表温度和热通量模式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研究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藏东南林芝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CM2方案对位温的模拟偏差最小。当对流交换较弱时,参数化方案对边界层模拟误差偏小。局地与非局地混合作用相比湍流动能对边界层发展贡献更大。对于边界层高度,TKE方案作用的影响大于非局地方案。对于比湿,模拟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偏干现象。整体上BouLac方案与观测值最接近。对于地面气温和地面温度的模拟,各参数化方案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其中ACM2方案效果最好。冬季潜热通量较小,感热通量起主导作用,BouLac方案在模拟热通量方面表现较好。
-
单位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 雅安市气象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