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社会把野生动物视为一种资源,认为无节制捕杀会导致野生动物资源枯竭。为了构建有节制的狩猎秩序、实现野生动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国家制定了有益和有害动物分类管理的制度,并通过学校与社会教育等方式,宣传普及有益和有害动物的相关知识。在狩猎的实践活动中,猎户以及从事野生动物皮毛贸易的商户追求野生动物的经济价值,城市有闲阶层着重于狩猎的精神价值,他们没有完全遵守野生动物管理制度,狩猎活动从总体上呈现无序化的特征。有节制的狩猎秩序虽然在近代并没有完全构建起来,但所展现的保护有益动物、有差别地对待有害动物的思想,在人与野生动物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