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防控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 576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494株,阳性率为6. 52%。菌株数位于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88株(17. 8%)、大肠埃希菌84株(17. 0%)、金黄色葡萄球菌61株(12. 3%)、表皮葡萄球菌59株(11. 9%)及粪肠球菌23株(4. 7%)。其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76株(55. 9%),革兰阳性球菌190株(38. 4%),真菌28株(5. 7%)。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的耐药率较低(1. 2%~17. 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57. 4%和71. 2%,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尚未发现耐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菌株。血培养真菌分离率较高的为白假丝酵母菌(2. 6%)及光滑假丝酵母菌(1. 8%)。结论:该院近6年来血流感染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属为主。早期进行血培养病原学检查,重视对血培养病原菌进行耐药监测,有助于为血流感染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单位北京市健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