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川东北气矿龙会5井飞仙关组鲕粒为研究对象,借助岩心、薄片资料,分析了鲕粒的粒度、类型、垂向分布特征。飞仙关组的鲕粒包括正常鲕、表皮鲕、变形鲕、多晶鲕、复鲕等类型;粒径分布多在1~6 mm,垂向上粒度具有先逆后正的特点,常见巨鲕与普通鲕粒混积。鲕粒圈层中发现有微生物的踪迹,同时存在未经微生物改造的光滑圈层。巨鲕的形成过程受物理和化学作用主导,是一种错时相沉积物,可作为早三叠世风暴环境的标志物。微生物的参与只是在后期改造鲕粒形态,不属于巨鲕形成的本质性原因。
-
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四钻井工程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