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ys-C、β2-MG在肝肾综合征、亚临床肝肾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2 10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9例为肝肾综合征患者,1 029例为亚临床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954例为普通肝硬化患者。分析三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组间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与Child分级、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胸腔积液、腹水、电解质紊乱、自发性腹膜炎、NEU、RBC、Urea、Cr、Cys-C、β2-MG、Alb、PT、FDP、D二聚体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Urea、Cys-C、β2-MG、Cr、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是肝肾综合征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9、1.05、1.129、0.878、2.604、2.028、2.504、2.830)。肝肾综合征组ROC曲线下面积:Cys-C、CRE联合β2-MG(0.941)、Cys-C联合β2-MG(0.935)、Cr(0.932)、Cys-C(0.763)、β2-MG(0.732)、Urea(0.7).亚临床肝肾综合征组ROC曲线下面积:Cys-C联合β2-MG(0.759)、Cys-C(0.725)、β2-MG(0.724)、Urea(0.577)、Cr(0.485)。结论 Cys-C、β2-MG在肝肾综合征中的诊断效能不亚于Cr,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肾损伤患者,为临床早期诊治肝肾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