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楹联,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极为宽阔的视域。它兼具语言现象和民俗现象的双重身份,与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息息相关,以其独特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1]作为根植于汉字文化的言说艺术,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习俗活动,楹联这一古老的文化符号,在后脱贫时代全面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也有着其特殊有效的价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