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突出强调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将地方非遗与乡村文化协同发展相结合,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民间音乐班社是一个民族支系或社区内部与特定传统音乐实践活动、特定民间音乐种类相结合,存在于民间的最基层的音乐社会群体,其发展状态受到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在我国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之中,如何将民间音乐班社与乡村文化协同发展,是当前亟须关注的研究重点。民间音乐班社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以更好地呈现乡村民间班社社团人群精神面貌与审美,是地方民间音乐班社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民间音乐班社与乡村文化协同发展研究现状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以其优质的公共服务和便捷的公共设施,以及就业、教育、就医、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新型城镇化将大量的乡村“化”为了城镇,这种农民离土向城镇发展的现状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城乡二元对立思维的盛行,乡村文化往往被视为落后愚昧,人们纷纷向城市文化看齐,这就导致了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危机。因此,从城镇化视角研究乡村文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如孙庆忠的《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2009年《江海学刊》)、赵旭东的《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2007年《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