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早期邻近椎体发生后续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4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压缩骨折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邻近椎体发生骨折时间分为两组,术后3个月内发生骨折的25例为A组和术后3个月后发生骨折的25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BMD)、体重指数(BMI)、有无既往椎体骨折病史、是否多节段椎体骨折(VCFs≥2)、初次手术节段部位、有无椎间盘内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和局部后凸矫正角度等。结果:结果显示骨水泥注入量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与术后后续压缩骨折的发生时间有相关性(P<0.05),而年龄、性别、BMD、BMI、有无既往椎体骨折病史、是否多节段椎体骨折(VCFs≥2)、初次手术节段部位、有无椎间盘内骨水泥渗漏和局部后凸矫正角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时骨水泥注入量和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是邻近椎体在术后3个月内后续发生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术后随访期间需要密切注意。
-
单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