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听说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经过反复的句型操练,最终使学习者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进行交际。听说法20世纪60年代传入中国,率先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2000年后则成为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教学方法。文章首先梳理国内关于听说法研究的历史演进,然后利用数据统计对我国听说法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文献发表数量、研究热点、研究内容、实践案例研究来源等。基于以上梳理和分析,文章对听说法研究的反思,重点关注听说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育实践的相关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而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