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3种冰片不同剂量防治给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作用的强弱以及对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为阐明其抗心肌梗死量效关系及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健康成年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模型组、硝酸甘油组、天然冰片高、中、低剂量(0. 6,0. 3,0. 15 g·kg-1)组,艾片及合成冰片高、中、低剂量(0. 2,0. 1,0. 05 g·kg-1)组,共13组,每组20只。按20 m L·kg-1灌胃,1次/d,连续预防给药3 d;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溶剂模型组给予同体积5%聚山梨酯80。干预给药第3天,末次给药30 min后,施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连续治疗给药3 d。采用BL-420N生物系统分析仪记录大鼠心电ST段波幅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大鼠体质量及心脏称重,计算心脏脏器系数;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心肌病理损伤程度;按试剂盒要求,检测血清中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波幅于5 min后显著抬高,左心室舒张压(LVDP)值显著升高,左室心肌收缩成分实测最大缩短速度(Vpm)值显著降低,心脏脏器系数及心肌梗死率显著升高,心肌病理组织严重损伤,血清CK-MB,AST,LDH,MDA含量显著升高(P <0. 05,P <0. 01)。与溶剂模型组比较,天然冰片及艾片中、低剂量,合成冰片高剂量均能显著抑制大鼠心电不同时间点ST段的异常抬高,天然冰片与艾片高、中剂量、低剂量及合成冰片高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左心室收缩压(LVSP)值,降低LVDP值(P <0. 01),天然冰片中、低剂量,艾片高、中,合成冰片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度(dp/dt max)及Vpm值(P <0. 05,P <0. 01),天然冰片及艾片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心脏脏器系数,天然冰片高、中、低剂量与艾片,合成冰片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大鼠心肌梗死率(P <0. 05,P <0. 01),天然冰片低剂量,艾片高、中剂量及合成冰片高剂量组能显著改善其病理损伤程度(P <0. 01),艾片高剂量能显著降低CK-MB含量;艾片中、低剂量显著降低AST活性,艾片中、低剂量,合成冰片高、中、低剂量明显降低LDH活性(P <0. 05,P <0. 01),艾片高、中剂量,合成冰片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显著增加(P <0. 05,P <0. 01),天然冰片高、中、低与艾片高、中剂量组的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 <0. 01)。结论:3种冰片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此实验条件下改善心肌梗死药效呈艾片>天然冰片>合成冰片趋势,天然冰片量效呈负相关、合成冰片呈正相关,艾片无明显量效关系。
-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