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的美国,“民主共和制度”正在进一步推广巩固,其核心思想正在为美国人民所接受,但是一批聚居在犹他地区的摩门人,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摩门教会的默许与推动下,公开实行多妻婚姻制度,招致美国社会的一致批判。对摩门多妻制的批判性审视,是研究摩门族群特有文化不可回避的课题。基于四种流行于当时摩门社群的多妻婚姻制度起源说,解构所谓多妻制的神圣性和践行者的使命观,可以发现,在摩门族群构建发展过程中,“诫命婚姻”观念的出现、蔓延、终止,是摩门人与主流新教文化和社会体制发生龃龉、分离、最终妥协的表征。20世纪中期的摩门新生代,不断试图为曾经的多妻婚姻制度寻求合理化阐释,竭力“去污名化”,其目的在于扭转族群形象、赢得主流社会认可与接纳,为族群延续与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
单位北华大学;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