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辐射对兔晶状体水化程度及上皮细胞蛋白激酶C-α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凯军; 姚克; 谭健; 鲁德强; 姜槐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7, 25(08): 456-459+5.
DOI:10.3760/cma.j.issn.1001-9391.2007.08.003

摘要

目的观察低强度微波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水化程度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检测微波辐射后上皮细胞内蛋白激酶C-α(PKC-α)和转录因子c-fos、c-jun表达的改变。方法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暴露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0.5、2.0和5.0mW/cm~2的电磁场环境下,8h后测定晶状体的水化程度,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的改变,2.0mW/cm~2微波分别辐射2、4、6和8h后Western印迹法分析上皮细胞PKC-α和转录因子c-fos、c-jun的表达。结果2.0和5.0mW/cm~2微波连续辐射8h后,晶状体的水化程度增加,分别为85.74%±2.37%、87.14%±3.64%,与对照组(79.07%±2.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见晶状体前囊膜的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染色质凝聚,0.5mW/cm~2组未见明显改变。2.0mW/cm~2微波分别辐射4、6和8h后,胞浆内PKC-α的表达降低,而胞膜PKC-α的表达量在辐射后升高,c-fos和c-jun的表达均较辐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高于2.0mW/cm~2的微波辐射可通过诱导PKC-α跨膜转位而激活PKC-α,将刺激信号传入细胞内,进一步引起转录因子c-fos和c-jun的高表达,最终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使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及上皮细胞产生损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