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大鼠生理需要最短移植肠管的长度。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肠切除组(切除组):分别切除大鼠小肠远端的80%(切除Ⅰ组)、70%(切除Ⅱ组)和60%(切除Ⅲ组)及盲肠;同系原位小肠移植组(移植组):切除受体全小肠及盲肠,分别移植小肠近端的20%(移植Ⅰ组)、30%(移植Ⅱ组)和40%(移植Ⅲ组);每组6只。观察大鼠术后体重变化,定期采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h)的变化,定期做麦芽糖吸收实验;移植组动物死亡时取移植肠管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切除Ⅰ组和移植Ⅰ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4.8±1.3)d和(9.2±1.6)d死于营养不良。切除Ⅱ组4/6只和切除Ⅲ组全部、移植Ⅱ组2/6只和移植Ⅲ组4/6只大鼠存活超过30d。术后30d时,切除Ⅱ组与移植Ⅱ组、切除Ⅲ组与移植Ⅲ组相比,大鼠的体重增长、血清Tp、Alb、Tg、T-ch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切除大鼠全小肠及盲肠后,至少需要移植30%的近端小肠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需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