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患者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38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65例)和稳定斑块组(73例);入院即通过实验室检查获得外周血并计算NLR,次日清晨采样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液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通过IVUS评估冠脉内斑块形态及组织成分;比较两组NLR、hs-CRP、L-FABP水平、IVUS灰阶及虚拟组织学成像(VH)结果。结果易损斑块组NLR、hs-CRP、L-FABP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面积、管腔面积、血管重塑指数、斑块负荷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斑块偏心指数、坏死核心占比、钙化组织占比均显著大于稳定斑块组,纤维组织占比及脂肪组织占比均小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临界病变患者NLR与hs-CRP、L-FABP及脂肪组织占比均呈正相关(P<0.05),NLR与纤维组织占比呈负相关(r=0.32,P<0.05);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易损斑块的分界值为2.779,敏感度为76.81%,特异度为93.94%。结论 NLR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斑块易损性有关,有望成为预测易损斑块的简易有效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单位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